自信的人不哭泣—我的gmat英语体会-ag真人试玩平台



  这篇东西稍微晚了一些,本打算昨天晚上就写给大家的,但是实在心情不好,所以拖到了现在。希望能够对大家多少有些借鉴,经验是没有啦。当我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我没有坐电梯,而是一层一层地走下来,我试图好好地回忆一下,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下雪后的北京,又赶上下班的高峰,人们都在一种混沌的空气中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行,我打了几个电话给关心我考试的人,然后坐在出租车里麻木地看着窗外的雪和窗外的人,脑子里回忆着我这几个月的经历,本来想说像梦,但觉得太俗了,像什么呢?就像大病初愈,脑子里一片懵懂,不知道周围是真实还是虚妄。

  我从6月开始决定考考t和g。多年的工作下来,经验不少,交往不少,但是越来越感到理论知识越用越少。正好赶上lp出国留学,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看书。9月考t,8月开始复习了1个月,轻松地搞掂663。心中颇为坦然,毕竟是学英语出身啊,这两年又从来没有扔掉英语,和语感比上大学的时候只有进步。心中暗自思量,g应该也不过尔尔。


  9月上,听了两三次讲课。个人对白勇的语法颇为推崇,尽管他也是用废话填充课堂时间。剩下的逻辑和阅读老师水平很一般,对于阅读来讲尤其如此。孙远很有水平,虽然的他的书有骗钱的嫌疑,但他的英语语感是几个老师里面最好的。后来,天气冷了,又赶上频繁出差,周末的课没怎么上,领了一堆书回家而已。9月下旬到10月,一直就是出于工作-看书-工作状态中,每天6点下班,回家囫囵吃点(推掉了一切应酬),然后就是苦读,每每凌晨4点才睡,早上8点又要爬起来。不过颇觉得此中有些乐趣,好像大学时代又回来了。11月初开始,我的学习被迫全面中断,我们在外地举行个国际会议,整整一个月,所有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中,出差20天,虽说带上了几本书,但一会空子也没有。回到北京,已经是11月底。所有一切从新开始,本已看过两遍的语法全忘了,更不要说逻辑阅读等等。于是又开始玩命,每天4个小时睡眠......


  (一)好吧,先说说考试吧。我第一次参加机考。报名23号的比较多,其实,一个原因是争取打赢圣诞攻势,更重要的是,恰好过了一个周末,调整、复习的时间都比较充裕,而且,这个时候的jj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吧。


  下午一点的考试,我12点从家里出来,北京下雪,没办法总得预防路上出意外吧。到了鼎君楼下,天色尚早,边抽烟边看来往写字楼的mm们。到了楼上照抄一段废话,负责考试的jj很有礼貌地劝我上个厕所先。我就又抽了一根烟,然后嚼着口香糖进去,但另一个mm让我把嘴里东西吐出来,搞得我很不高兴。来考试的还有一些ddmm,看年龄都不如我大,现在年轻人就是比我们当年强,我想。


  考场环境我觉得一般吧,因为大家开始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人来人往,从你背后走过,总是要有所干扰。戴上耳塞,感觉好很多,真的象有的前辈说的"只能听见你的心跳"。然后考试就在我与时间的争夺中一点一点消逝。同考场的有一考友,键盘敲起来跟擂鼓似的,太没道德了吧。我曾经想举手抗议,但不想多事了,以后考友注意些,键盘就是不响也能敲出字来,何必跟键盘怄气呢。


  鼎君的jjgg和ay挺遵守时间规定的,休息时间说是5分钟就是5分钟,一点不给面子,我每次休息都去抽烟,每根烟抽三分之一就得扔,赶紧潇洒地一路小跑回来。


  (二)再来说说jj吧。非常抱歉,原来想昨天晚上写下来。现在写来,会议起来有点费劲,但我还是尽力吧。需要说明的是,jj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怎么把握,大家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1]
  awa:


  (1)ai: people are likely to accept as leaders those who can perform the tasks of others.


  (2) aa: nova high school,computer courses,more fund...


  总体来讲,都不是很难。而且都是本月jj中出现的题目。值得一说的是,在作文题目出现前有很长的时间让你proceed,这段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把作文模版写在草稿上,到时候敲作文的时候想都不用想,也避免思路被打断。这两篇作文我大概每篇用了20分钟的时间,字数在520左右吧(绝对飞快)。aa的模版用孙远的就很好。ai的模版最好自己能够总结出来一个。我个人觉得ai最好写的方式是永远做折中派,两方面观点都提,都评说一番,然后说万事不能绝对,应该用balanced观点或case by case地方式,一切ok。


  math:jj很多很多。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几个:


  1、一列数字,正整数,从第二项之后,每项都是前两项的和(注意,前两天的jj说的不准),如和是奇数,则取此值,如和为偶数,则取偶数值的二分之一。已知,第四和第五项分别是7和5,问第一项。选择有:2,4,6,11,13【2】我当时一胡涂就把4放上去了,想起来都好笑。需要说明的是,这题曾出现在前日jj中,当时条件是每项都是前所有项的和,我为此特地给我一个在中科院的哥们打了电话,他告诉我没有解。呵呵。看到了吧,不准确的jj有多害人!


  2、对于x,『x』表示大于或等于x的最小的整数,问『x』=?(1) 0 (2) 0.5


  3、关于ag真人官方网女员工大学文凭比率是否大于1/2的问题,需要大家多留意。前两天的jj并没有定论。需要说明的是,总数的确实255,不是有些人说的250或225。


  4、一种mixture由砂子和某东东混合,共10k,砂子和东东的比例是4:6,问需要用多少纯砂子来代替原misture,才能把比例改为5:5。【2.9】我算都没算,直接选2.9,呵呵。


  其他的题目大家尽可以放心吧,真的不难。


  verbal:阅读:阅读是我最大的败笔。我想我昨天败走ets的关键就是对阅读难度的思想准备不充分吧。当然,有些考友说gmat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我相信。我的verbal部分从第三题开始就是阅读,顺序是短(40行)-短(40行)-长(90行),集中出现在前20中。近日考友基本上遇到的情况就是一长三短,我肯定下一个一定是短文了。就在我以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的时候--在30题后出现了一篇可爱的文章,我scroll了一下,心都凉了,100行多一些!满眼都是economy,theory之类的词,我头一下就大了。当时我还剩20分钟左右。此题一出,我阵脚大乱,什么节奏啊,要点啊,一概没有了。就剩下赶时间了。


  说说题目吧:

  1、谈native american ceramics的演进历史,请参考近日jj,已经很详细了。

  2、谈企业集中经营的优势,也在jj中出现了。

  3、忘了,短文。


  4、把我搞掂的长文,100行+: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代的工厂在实现autonmation的形势下,只抓革命促生产就行了。


[2]
  但是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左倾嫌疑。因为工厂的责任不应该仅仅如此。传统上是什么样的,传统上的做法好处多多,比如和顾客心连心,比如急顾客之所急等等等等一大堆例子,后面20行全是并列的例子,但是有题。


  题目:问文章的组织结构、问作者态度、问左右一堆例子中的细节逻辑(好像是说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对产品比较了解,他们向市场人员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市场人员在新的合同竞标中取胜)


  逻辑:我遇到的逻辑题不多,逻辑是我的绝对弱项。其中两个boldface,都是jj中的题,大家去看吧,比我回忆的清楚,我就不误导了。我感觉boldface题每个月题库中没有多少,如果遇到肯定跑不出机井范围了。另外还有:


  (1)某鸟国人不是吃肉就是吃饭(多新鲜啊!),而自给自足,该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三个代表的指引下不断提高,而人们生活水平一提高就饱暖思淫欲,吃肉就更多,吃饭就少。但是每单位的肉要用好几个单位的饭才能获得(比如猪肉吧,你得拿粮食喂猪啊)。所以估计如果人们的per capita收入越高,则其进口粮食的数量将增加。问assumption。


  (2)某公司老板没事闲的:不喜欢用临时工,因为临时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不行,还是长期工好,而且(从资本家盘剥得角度考虑)长期工还省了不少呢。所以他用长期工,不用临时工。问assumption。


  语法:大家就放心吧,本月语法并不难,有做og50道错3道的水平基本上没问题。有些句子较长,但是如果思路清晰,分辨出结构来就不是问题,另外多比较选项也会有思路。


  (三)失败经验总结--仅提供给初学者:


  (1)不要轻敌:我就是太托大了,因为t的原因,自己很有信心,觉得g不过如此。t的时候我不看语法阅读,只复习听力就ok了。但是g的阅读和逻辑都是很需要下功夫的。我绝对我英语水平应该不低了(我这人一向不谦虚,抱歉),英语专业,美国公司,出国常驻,现在天天跟各种口音的老外打交道,不论是还是笔头都没有放下,语感也很好,但是g毕竟是考试,我相信考780的大牛不一定就比我英语牛×。


  (2)全心投入:切切。不要想东想西的。想投机取巧,门都没有。我考试前的确因为时间紧张,一些模考题我都没有做,流行的什么pp3啊,kaplan啊,我都不看,因为担心题型不同会误导我。但是现在想来,这些模考还是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至少能够让你熟悉如何掌握pace。


  (3)不要偏门:g是综合考试。不能偏废一门。我考前看math有点过,对verbal不重视。但是后来math也没考好。这是让我最痛心的。逻辑我连og都没时间看完啊。


  (4)对待jj:重视+轻视。所谓重视就是说要看这个月出题的思路。所谓轻视就是不能背答案,没必要去研究一些条件模糊的题目。另外,math不难,真的不难,只是有些题目有些绕而已。我的问题就是对数学题研究太过了。


  (5)研究:我对考试的看法一直如此。记得大三考国际法,我用三天背了一本书,500页。什么问题,什么考试,如果你是用研究的心态去对待,去总结规律(是自己,不是凭借外人的),那结果会很不一样。比如准备语法,lzm的书我看了,但是问"为什么"的时候太少了,另外自己总结规律也不多。还是没有"钻"进去。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jj不多,让等待jj的朋友们失望了。


  总之呢,没考好,但是我没有失去自信,感谢这里的朋友,感谢vivian,dinno,lancaicai,laughter,legion,弹簧,bluebird,坚持,yuandong,propjenny,killg,还有好多好多的朋友(不一一列举了),谢谢lp,在我考试的时候,专门从美国赶回来,谢谢我所有的同事给我创造一个在上班时间看书的环境,谢谢我bbmm,我好几周没回去看他们,在我最失望的时候给了我那么大的鼓励。我会继续下去,依旧乐观地努力下去,和所有在这里的朋友一道,为了赢回曾经属于我们的自信。


  考试就是考试,它不意味着任何其他的东西。考的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致胜的武器,而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只要自信,只要努力......只有自信的人才不会哭泣。

[3]
关键字:gmat考试心得
生词表:



文章标签:    
网站地图